清溪公园的水源地保护工程
笔者从古城区环保局获悉,由区环保局负责实施的黑龙潭、清溪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即将完工。据了解,为了完善工程内容,该工程根据原设计增加了部分工程投资,增加工程部分已经进入收尾阶段。
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 饮用水源地保护实施方案
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 饮用水源地保护实施方案
在饮用水水源保护上做了哪些措施?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饮用水源问题普遍而复杂。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和污染防治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身体健康,控制饮用水水源污染,改善饮用水水质是举国上了普遍关心的大事。几十年来,我国在饮用水水源保护上做了许多工作。70年代以来,各省、市、自治区陆续制定了关于饮用水水源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或条例。这些法规和条例在饮用水水源保护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984年我国颁布了《中华水污染防治法》,其中明确规定了保护饮用水水源的各项条款。环保局、、、、地质矿产部联合颁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防治管理规定》。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已经走上了法治的轨道。
各地在保护饮用水水源中对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都有明确规定,并有具体的保护机构和保护办法。在饮用水源地里通常还划分为一级和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是以取水口为圆心、半径100米的区域,也包括陆域。二级保护区是从一级保护区的边缘开始,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主要指河流)。对于设置两级保护区仍然不能满足要求的,还可以设置准保护区,即以二级保护区的边缘为起点,上游1000米、下游50米的区域(主要指河流)。对各级保护区实施不同的保护要求。
在准保护区里,间接或直接向水域排放的污水,必须符合和地方规定的废水排放标准。当不能保证取水口的水质要求时,在该区域排放的污水也必须削减排放量。
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可能会与局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矛盾。例如市曾经考虑大力发展密云水库的旅游事业,并已开始实施,经过多方面的激烈争论,确定密云水库为水源保护区,对旅游及水产事业作了严格限制,并颁布了市密云水库、怀柔水库、京密引水渠道水源保护暂行办法,对市的水源保护起了良好的作用。
要改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水质,根本的出路在于控制和治理污染源,例如修建了西郊污水干线工程,把污水截住,不让污水流入水源保护区。此外,还在水源上游修建了一批中、小型的污水处理厂,切断污水对水源的污染,构成上游保护饮用水源的防线。
饮用水水源保护是大家的事情,光有一两个部门很难做好这样一件重要的工作,它需要大家的努力共同完成。